身分證十年一換,明年2020又要換一波,先前為了新身分證上要不要留國旗藍綠又吵翻天
但其實有沒有國旗不是今天的重點,大家都知道身分證號碼都會有一個英文字母
小時候不知道那什麼意思,原來是代表出生戶籍地,像是台北市代表A、台中市代表B、基隆市代表C等,不過大家有沒有發現,好像從來沒有遇過「Y」開頭的人?
(圖/翻攝自網路)
先來看一下全台各縣市身分證代碼,基本上A~Z26個字母各代表一個縣市。
不過近年在某些縣市合併之後,有些英文字母也停用了,像是台中縣的L、高雄縣S
有沒有發現以上兩張圖都沒有「Y」是怎樣被排擠嗎?
其實本來有Y的,只是1975年後就再也沒有人使用,因為他代表著「陽明山管理局」。
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,陽明山被蔣中正視為臨時住紮之處,因軍事需求,將當時的士林鎮、北投鎮特別設立行政區「草山管理局」,隔年改名「陽明山管理局」,至於流水編號第一人,正是蔣中正先生。
(圖/翻攝自臺灣中正紀念堂臉書)
直到1975年後縣市層級轉變,行政院撤裁陽明山管理局行政權限,並降級為「陽明山管理處」,改歸為台北市政府下的民政局管轄,凡是台北市士林區、北投區初次登記戶籍者,皆改發和台北市相同的A。
後來又隨著「陽明山國家公園」成立,繼續縮編並改為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下的「陽明山公園管理所」。
這個絕版44年的身分證字號,又被稱作「正港天龍國人編號」。
同場加映:台灣身分證的發展史
民國35年 頒發第一代身分證
民國35年,國民政府修正戶籍法,同年10月頒發第一代身分證,雙頁折疊式;不過發證時間分等級,中央及省級公務員先領,隔年才普發給一般民眾。
(圖/翻攝自udn)
民國43年 就有「雞眼釘」防偽
(圖/翻攝自udn)
民國54年 首次男女有別
民國54年第2次換發身分證,男生淺綠色、女生橘紅色,欄位增加血型、家中排行等等,一共14項。
(圖/翻攝自udn)
民國64年 廢除「口號」
64年第3次換發時,最大變革是廢除「口號」,完全採統一編號,跟現在的身分證一樣有10碼。
顏色也改,男為淺藍色,女為奶油色。
(圖/翻攝自udn)
民國75年 增列「出生地」
到75年第4次換發,身分證尺寸變小,欄位也精簡,男生改為土黃色、女生則是粉紅色。
最大改變是增列「出生地」,是為了減少省籍隔閡。
(圖/翻攝自udn)
延伸閱讀————
想聽更多社會案件/懸疑故事
👉https://reurl.cc/RbkOd9 歡迎訂閱『惡夢阿姨』
(26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