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

墓碑上的「故、顯、考、妣」是什麼意思? 「大有講究」後輩千萬別混淆

九月 13, 2023

清明節去給爺爺奶奶掃墓的時候,注意到墓碑上有故、考、妣的字樣,奶奶是前年過世的,這個合墓在爺爺十多年前過世時就給奶奶留了位,奶奶健在的時候,那個「妣」後面她的名字是漆成紅色的。

以前從沒有注意過墓碑上的字,有的碑上還有「顯」字,都不明白什麼意思。回來做了一些功課,具體查了下資料,這裡把自己的理解寫一寫。

考和妣

怎麼理解考?

有一個成語叫做「如喪考妣」,本來形容心情非常悲傷著急,當然現在多用於貶義,有些諷刺的意思。這裡的考妣,指的是已故的父母,父親死後稱為「考」,母親死後稱為「妣」。

考、妣二字後來意義發生了變化,最早的意思是無論死去還是健在,都可用來指代父母。

考字稱為父親,可能有人會不明白,比如「妣」尚有女字旁,跟母親的性別有相關,那考怎麼理解呢?比較現在最常用考組詞的話,就是「考試」了,這裡的「考」是作為動詞用的。用我們現在的語境去理解,更是一頭霧水。

我們在小學語文課上就學過,漢字主要分為象形字、會意字、形聲字、指事字等。

考字,許慎在《說文解字序》中有寫到,「轉注者,建類一首,同意相受,考老是也。」這句話的解釋是:轉注可以理解為字形、字意、字音上的性質相同或相近,這樣的字立為一類,相互解釋,比如考字和老字。

考字從老。老是個象形字,追溯到甲骨文時的字形,上下結構,上半部分可以看成是一個長著三根頭髮的人,表示頭髮稀少。下部分左右來拆解。左邊是一個人的手,手下拄著一根拐棍,右邊是一個彎腰駝背的老人的簡體形象。

考字從老字衍生面來,同樣是上下結構,上半部分取自老,下半部分從丂,這個丂(kǎo)字,在甲骨文中同樣是一個僂背執拐杖的老人的簡化形象。

在中國古代最早的詞典《爾雅》中則考的釋意為「父為考」,等到了成書於漢代的《禮記·曲禮》中,字義發生了改變:「生曰父,死曰考。」

怎麼理解妣?

妣字用來稱呼母親,這個字的演變過程,既是象形字,也是會意字和形聲字,讀音通「比」。

甲骨文的時候是「匕」,像一個跪拜的女性形象。到金文時「匕」字演變的更像女性的外形曲線,因為那時有錢的男子可以娶妻納妾,所以用了雙「匕」,前面又加了部首「女」,表示妻妾成群、和睦相處之意。子女都是這些妻妾生育的,所以妣開始意指為母親。

父為考,母為妣,在《爾雅》中都有提到。再看《說文·女部》中解釋妣的意思是:「妣,歿母也。」這裡就有已故的母親的意思了。在現代漢語中,妣字已經極少用到,現在基本只能在墓碑上看到了。

總結一下,東漢之前,考、妣是不界定生和死的,都能稱為父母,東漢之後,就只用來指稱去世的父母親了。

故和顯

故作為一個常用漢字,相信大多數人都能明白是什麼意思。故人、故居、故事,表示老、舊和過去的意思。病故、亡故,是離去和死亡的意思。故相比較亡和死,顯得更為莊重嚴肅。

在理解這個「顯」之前,我們先來聊一聊古代的謚法制度。

什麼是謚法制度?

依王國維先生的考據,從周朝開始,盛行了謚法制度,一句話解釋就是生的人對於死的人的評價定論。這也是為什麼電視劇裡總會出現句「一切功過,後世自有定論」的台詞。

古代君王死後都有謚號。謚法是對一個人功過與否的評說,可以說那時候不管是做皇帝還是做官,都生怕死後背負「惡謚」,連累後世子孫顏面無光。

皇帝死後的謚號由大臣們商議評定,比如漢文帝、漢武帝,就是謚號評定的文和武。曾國藩被稱作「曾文正公」,文正即是清政府給他的謚號。

謚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一個人的德行,也傳揚了一個人的德行。儒家文化的興起,謚法被納入禮教的重要範疇,而禮教對於宗法文化的影響又是很巨大的,宗法文化又進一步滲透影響到平民,人們對於死後的名節猶為在意。

所謂上行下效,謚法曾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向平民化發展,可以子議父。至明清時謚法為皇帝所獨有。雖然平民沒有資格受謚,但是對先人身後名的重視卻流傳了下來。

顯考、顯妣

普通人在生前,不可能有機會向社會「立功、立德、立言」,但是身為父母,可以不辭辛勞養育、盡心儘力地教導子女,子女對於父母的教導養育,可以表示尊敬和讚美。

因此即便在鄉間,也可以看到墓碑上刻有「顯考、顯妣」的字樣。「顯」,可以解釋為有聲名、有地位,表達子女對已故父母的敬意,表示其生前的德行良好,值得遠播。這也是我們「孝」文化下,對先人身後名的另一種「順」的表達。

結語

在西周之前,因為沒有祭墓的習俗,所以不起墳更不留標誌。漢代開始,流行築墓,於此同時,墓碑也應運而生。立碑起於東漢時期,在墳前立下石碑,刻下死者生前的履歷,在緬懷的同時,也是一種頌揚。

墓地是民間在孝道教育下的核心的表達場所。誄文、立碑、祭奠,已經在時間的沖刷下化繁從簡,儘管喪葬的儀式感在很大程度上,表達了後輩對先人的孝,也是傳統禮教的一種遺留形式,同時墓葬也是我們了解歷史的一大參考。但是,時代決定了喪葬的方式,一切繁冗的儀式和築墓,都要讓度給環境資源。

我們可能無法向以前的人那樣,知道碑文上的字的具體含意,但是內心的緬懷與思念是不變的。

就像《尋夢環遊記》裡的一句經典台詞:死亡不是真的逝去,遺忘才是永恆的消失。所以我們的文化催生了清明節這樣的節日,讓我們在忙碌的一年裡,去祭拜離去的人,也因為這思念,有了「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慾斷魂」這般可寄哀思的詩句。

延伸閱讀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
歡迎來下水道觀看更多都市傳說👉https://lihi3.cc/c5H8h

(4778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按個讚吧!

x